嘉人 marie claire 紛享世界 風格由我

奧運官方時計的臺前幕后

來源:嘉人網(wǎng) 編輯:Ariel
導讀:每項與速度較勁的運動之所以精彩,無非是因為時間,時間成全了輸贏,成全了時計的不可或缺,成全了腕表品牌參與賽事的合理性,趁里約奧運舉行在即之際,我們發(fā)掘過往在奧運競賽里擔任要角的官方時計的臺前幕后,而這,絕對不是一份簡單的差事。

企劃丶撰文/ Luo Kai Yin

部分圖片提供/ Getty Images

2014年,俄羅斯索契(Sochi)冬奧速度滑冰( Speed Skating)男子1500米項目頒獎現(xiàn)場,手持銀牌的荷蘭籍選手Koen Verweij臉上沒有一絲喜悅,甚至面有慍色,因為他剛以0.003秒之差和金牌失之交臂。千分之三秒有多短?沒人能具體說明白,但不可否認,它是連“眨眼”都嫌慢的。因此,這絕對需要比肉眼還精準的專業(yè)來定奪。

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速度滑冰男子1500米項目頒獎現(xiàn)場
2014年俄羅斯索契冬奧會速度滑冰男子1500米項目頒獎現(xiàn)場

而要讓評判在這也許會影響一位運動員一生的0.003秒上站得住腳,絕對不是一蹴可就。1896年,堪稱第一屆現(xiàn)代奧運的雅典奧運會,當時還用手動操作秒表(Stopwatch)來記錄成績,并且擔任計時任務的浪琴為賽事所研發(fā)的19CH計時秒表的精準度,也僅在1/5秒(小數(shù)點后一位,但已能進行分段記錄)。

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,由終點攝影機所捕捉的高清影像。
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,由終點攝影機所捕捉的高清影像。

1964年奧地利Innsbruck冬季奧運,瑞典速度滑冰冠軍選手Jonny Nilsson在10,000米項目中,教練用手勢提醒他目前與預期時間落后3秒。
1964年奧地利Innsbruck冬季奧運,瑞典速度滑冰冠軍選手Jonny Nilsson在10,000米項目中,教練用手勢提醒他目前與預期時間落后3秒。

Credit:Central Press, by getty images

如今,里約奧運進入倒計時,擔任官方計時的歐米茄所準備的450噸計時設備、200公里長的電纜和光纖,以及480名專業(yè)計時人員已全面待命(2年前歐米茄負責奧運計時的團隊就已經(jīng)開始進行設備安裝,而其中部分裝置,像是記分板、終點照相機等就直接售予場館作為永續(xù)使用),當年一名計時員帶著30枚天文臺認證秒表就上場的場景已不復見,而如今使用在里約奧運會田徑及水上運動項目的高精度量子計時器(Quantum Timer)已經(jīng)可以將時間記錄到……百萬分之一秒。于是你便能明白,這不只是運動員在和時間賽跑,也是整個時計與研發(fā)科技在和時間賽跑著,他們努力捍衛(wèi)的就是奧運賽事百余年來,一個公平競爭的環(huán)境。

經(jīng)過瑞士納沙泰爾天文臺認證的歐米茄高精準度計時表 (1932年)
經(jīng)過瑞士納沙泰爾天文臺認證的歐米茄高精準度計時表 (1932年)

1 2 3
延伸閱讀
精彩推薦
邦女郎們誓拼搭配不做花瓶
邦女郎們誓拼搭配不做花瓶
從1962年10月,第一部《007》上映開始,這個系列特工影片就注定將成為一個傳奇,片中所展現(xiàn)的